【實操】發票虛開案例分析
什么是虛開發票行為?
根據《.......發票管理辦法》(...令第587號)二十二條的規定,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并加蓋發票專用章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虛開發票行為:
(一)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二)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三)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納稅人如何防范虛開發票
一是提高防范意識,購進貨物時,了解交易公司的基本情況,包括經營范圍、經營規模、企業資質等,評估風險。
二是交易時,使用公對公的銀行賬戶結算。
三是仔細核對發票信息,包括貨物品名、數量、金額等,..票、貨、款一致。
四是保留交易過程中的各類資料憑證。
如果在后續發現問題可以給稅務機關甚至公安機關調查時提供依據。根本的還是不要心存僥幸、不貪小便宜,..全部業務的真實性。
下面呼市記賬報稅就給大家分享幾個虛開發票的風險案例吧。
風險點一:“富余票虛開”
小心“餡餅”變“陷阱”
何謂“富余票虛開”?
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會存在部分消費者未索取發票的情況,當企業按實際銷售額申報增值稅時,企業申報的銷售額會大于發票開票金額,由此就產生了“富余票”。
“富余票虛開”大多發生在自然人消費者較多的行業,典型的比如加油站、超市、住宿、手機批發零售等行業。這些行業由于客戶大多為自然人,消費者未要求開票時,有的企業就不再開具發票,導致有較多的不開票銷售收入。部分企業經受不住經濟利益的誘惑,虛開“富余票”,賺取開票費。
案例故事
手機批發零售行業因其行業特點,往往“富余票”規模較大,讓一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心思”。廣州稅務稽查部門近年查處的J公司虛開發票案就是該類型的案件。
J公司在沒有真實交易的情況下,為K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按票面金額百分之7收取開票費。短短幾個月時間,J公司老板通過虛開3000萬元增值稅專用發票,賺取了開票費210萬。
正在J公司老板高興之際,廣州市稅務稽查部門運用大數據分析發現J企業有重大虛開嫌疑,及時啟動稅警聯合辦案機制,稅警聯合成立專案組對J企業開展偵查,迅速掌握了J公司涉嫌虛開的大量證據。經周密部署后,稅警部門聯合對J公司突擊進場檢查,在現場查獲大量涉嫌虛開的證據。證實,J公司無真實交易,為K公司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達3000萬元。J公司被法院判處罰金100萬元,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小貼士
利用“富余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觸犯了刑法二百零五條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稅務機關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按法律規定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刑事處罰。
廣州稅務部門特別提醒,廣大企業應守法經營,依法開具發票和申報納稅,切莫以身試法。在日常經營中,企業一方面要堅持依法誠信納稅。另一方面,還要加強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管住特殊崗位員工,企業經營者可以定期將業務部門的客戶名單與財務部門開具發票的客戶名單對碰,從中發現是否有異常發票,以杜絕特殊崗位上的員工利用工作之便私自以企業名義虛開發票的違法行為
風險點二:“開普票虛開”
小發票牽出億元大案
“普票虛開”風險???
現實生活中還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張三為自己家小孩報了一個課外輔導班,繳費后索要發票,要求開自己所在A公司的名稱,于是培訓機構按張三要求開具了發票。在這個現象中,培訓機構在和A公司無任何實際業務的前提下,為其開具了發票,這就屬于典型的虛開普通發票的行為。虛開普通發票的行為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樣,都違反了《.......發票管理辦法》,情節嚴重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故事
某建筑企業B老板為降低成本,低價從盜采分子手中購買了價值50萬元的河沙,因無發票無法入賬。B老板偶然間發現了地鐵口違法分子派發的“代開發票”小卡片,于是聯系卡片上的袁某。B老板以票面金額的百分之1.5向袁某購買了50萬元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入賬材料成本,逃避繳納企業所得稅。
為凈化轄區稅收營商環境,廣州稅警部門聯合開展了整治街頭派發涉稅違法小卡片專項行動,對在轄區地鐵口、過街天橋等要點區域的派發涉稅違法卡片的犯罪團伙開展專項打擊。在行動中,稅警部門抓獲了在街邊派發小卡片的違法人員,通過審訊深挖了涵蓋開票、違法介紹開票中介、虛開虛抵等全部違法鏈條,查出涉案虛開騙稅企業700余戶,涉及虛開發票達5萬份,價稅合計約20億元,將袁某犯罪團伙一網打盡,并由此查出了B老板讓他人為自己虛開發票的違法事實。B老板因讓他人為自己虛開發票,被稅務機關處以行政處罰并移交公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小貼士
部分企業抱著普通發票票面金額小,稅務機關不會監管等僥幸心理接受虛開普通發票,但是在稅務機關日益嚴密的數據情報監控下,虛開違法無所遁形,鋌而走險得不償失。
虛開普票(包括讓他人為自己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的后果有:1.信用風險,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100份或金額40萬元以上達到“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的標準,納稅信用等級將會被評為D級,相關部門將根據規定實施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等聯合懲戒措施。2.行政處罰,無論金額大小,都要接受處罰。3.刑事處罰,情節嚴重的(100份以上或累計金額40萬元以上;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五年內因虛開發票行為受過行政處罰兩次以上,又虛開發票的),予以立案追訴,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風險點三:“涉疫虛開”
騙取涉疫稅收優惠被嚴懲
什么是涉疫“假申報”?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財政部、..稅務總局連續發布一系列支持防護救治、支持物資供應、鼓勵公益捐贈、支持復工復產、減免個體工商戶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出臺了一系列便民“非接觸式”辦稅措施。部分不法分子為牟取私利,在疫情期間利用便民辦稅措施,虛構抗疫業務、進行虛假納稅申報,騙取涉疫稅收優惠。今年以來,廣州稅務、公安部門聯合開展打擊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等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成功打掉了一批涉疫虛開團伙,將不法分子依法嚴懲。
案例故事
在疫情期間,李某團伙為滿足個人私利,糾集一批無業人員,通過網絡收購身份證注冊假企業,集中大量開具貨物名稱為口罩、中成藥、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發票,并利用疫情期間便民辦稅措施規避稅務部門的實地核查。
由于這些企業沒有相應的增值稅進貨發票,迅速觸發了廣州稅務部門“虛開企業預判模型”的預警,亮起風險警示的紅燈。經調查核實,稅務部門發現上述企業是典型的無實際經營場所、無實際經營人員、無實際經營業務的“假企業”,為維護疫情期間正常的稅收秩序,廣州稅警聯合對李某涉疫虛開團伙進行立案偵查并迅速偵破該案,成功打掉虛開犯罪團伙3個,抓獲涉案人員60余名,涉疫虛開金額超億元。
小貼士
不法分子虛構抗疫業務、進行虛假納稅申報,騙取涉疫稅收優惠的行為,嚴重擾亂經濟稅收秩序,擾亂..疫情防控和經濟建設大局,是稅務部門堅決打擊整治的對象。不符合涉疫稅收優惠條件,通過虛假申報等手段騙取涉疫稅收優惠,不繳少繳稅款的,是偷稅,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企業在涉及防疫物資的經營活動中,需要注意接收的發票上企業的名稱是否與貨款收款企業以及貨物(勞務、服務)的提供企業一致,避免收到虛開發票。如對方為個人或其他原因不能提供發票的,可以要求對方到稅務機關代開發票,不可接收對方提供的開票方與對方企業名稱不一致的發票。
聲明:文字、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